close
一開始會注意到「經過」這部電影,單純只是因為小桂而已。在小桂的個人板中看到相關訊息,連上網看,才發現男主角是戴立忍(在大醫院小醫師時開始欣賞他的),而題材又和蘇軾有關,對於我這個同時為小桂和蘇軾的fan來說,不該錯過。光點台北,每每騎車路過,總是有點好奇到底裡面是個什麼樣?這次有機會進去,發現這真的是個不錯的地方,有氣氛的咖啡用餐區、專賣文藝書籍的誠品、以及車庫改裝的光點電影院,我喜歡這些味道,那種濃濃的文藝氣息,即使像我這樣粗鄙的人身處其中,彷彿也有了那麼點氣質。心中著實高興,以後又多了一個可以消磨時間的去處了。順便感謝容駒、怡均夫婦相陪,這是個愉快的夜晚。
這是一部很淡很淡的電影,就好像去一些餐廳時會喝到的淡淡檸檬水。沒有二氧化碳,沒有酒精,更沒有一堆人工色素,只伴著些許的檸檬香,卻會讓我不由自主的一杯接著一杯。我不曾看過鄭文堂導演的任何作品,不知這樣的表達方式是否為鄭導的一貫風格。或許受限於故宮這個金主吧,要以國家的貴重文物為題材,總不能弄得五光十色,再隨意灑上狗血吧。古文物的價值本來就不在於炫爛的外貌(當然有些的外貌也是非常華麗的),而是以其恬靜的精神以及深刻長遠的歷史意義,來豐富人心的。比較可惜的是,我覺得故宮在片中的地位並不明顯(雖然場景都是在裡面),甚至我一直很期待的藏寶山洞,也只是短短一兩分鐘的畫面,這是小小的遺憾。
我不敢說我能多了解藝術品的價值,但劇中三位主角與這些藝術品間的感情互動,很深刻。阿靜對於故宮山洞的嚮往、東橫對於山水畫的喜愛以及島對於寒食帖的執著都是如此。「當你在欣賞一件藝術品時,要試著和他溝通,如果你能感受它真正的存在,就可以發現你們之間的價值。」我是個大老粗,欣賞藝術並不在行,但也曾經因為一些感覺,在某件藝術品或物品前佇足良久。這算不算在對話我不清楚,我只知道,那一刻,我的心靈是滿足的。
「經過」這個詞,是名詞也是動詞。我可以造個句子。當A經過B之後,他們之間就有了經過。我覺得很有趣,這電光火石間的動詞「經過」,可以轉化為永恆不滅的名詞「經過」。不論是人與人、人與物、物與物,皆是由這樣的動名詞轉換,賦予彼此間新的意義。寒食帖跟它的作者一樣的遭遇,顛沛流離近千年,從大陸、日本到台灣,其間經過多少人的手,也因此留下多少個「經過」。像靜、島和東橫因為寒食帖而相遇的畫面,想必也上演過不少次。李白曾經寫到「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也」,時間經過每一個人的生命,再帶走每一個人的經過,肉體滅了,精神卻留下來了。
阿超伯在教東橫太極拳時,說了「虛實之間,不能有斷點」。其實人生之間,又何嘗不是虛虛實實所拼湊起來的呢?對於好的事情,我們總能很欣然的接受,但對於不好的事物,就希望是假的、虛幻的而不願面對。如果在這種虛實的轉換間有所停頓,就很難再進一步了。東橫對於過去戀情的無法釋懷,正是他停頓的地方。於是他寫不出文章,也不敢認真面對阿靜對他的情感。不論是故宮中流傳千百年的文物,或是阿超伯身邊那塊摔斷腿的小玉馬,都不會因為有了殘缺而影響其價值與意義。人生如果樂觀點看,也是這樣吧。殘缺的部份其實更可以突顯自己另外那完好的部份。當東橫撿起阿靜摔碎破的碗繼續使用時,我似乎可以感受到,東橫心境的轉換,那篇文章肯定會寫出來的。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樂趣,輕描淡寫或隱諱的處理方式,反而增加了想像空間。於是即使電影結束了,那餘韻還是久久不散。
最後還是得提一下小桂(戴導的演技應該不用再多說了吧)。小桂的表現還是那麼出色,安靜脫俗的氣質,跟故宮這個主題非常搭配(有種看到成熟版孟克柔的感覺)。整個故事的每一條線,最後都會相交在小桂身上,這些點的銜接,小桂詮釋的很好。有人說小桂的口條不行,確實有些音如果沒有字幕,要分辨起來比較難,這可能是小桂要加強的部份。不過以我個人的喜好來說,聽小桂嘟噥著的聲音,真是讓人軟到心坎裡啊!就是喜歡小桂(我開始花痴了)!小桂的第一部電視劇,侯文詠原著的『危險心靈』即將在明年初上檔,聽說小桂會有一反之前形象的演出,非常期待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